三萬億“園”動力丨政企聯動招藥企 潼南志“潼”道合
2024-12-13 07:00:00 來源: 第1眼TV-華龍網
編者按:
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公報提出,必須以新發展理念引領改革,立足新發展階段,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完善推動高質量發展激勵約束機制,塑造發展新動能新優勢。
中央有部署,重慶見行動。邁上三萬億臺階,重慶需要更高的視野、集聚更大的動能、實現更快的發展。華龍網推出《三萬億“園”動力》大型策劃報道,記者深入一線,挖掘區縣深化改革的基層實踐,為畫好“三萬億同心圓”找到方法論,促進區縣唯實爭先,以更好狀態建設現代化新重慶。
“本周四,都創為區里召集了近90家醫藥領域的企業,參加區生物醫藥產業招商推介活動,其中不乏上市公司以及正在IPO的企業。區里對這種‘以商招商’的模式高度重視。”都創(重慶)藥業有限公司總經理吳小剛說。

都創藥業是潼南生物醫藥產業快速成長的一個縮影,該區結合自身資源和獨特的地理優勢,堅持走綠色原料藥為重點的差異化之路,以此為依托打造西部綠色原料藥基地。
潼南是如何做到“對癥下藥”的?
第1眼TV-華龍網記者走進這座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的產業“橋頭堡”,為你全面解析生物醫藥的潼南打法。
受到善待 轉而以商招商
吳小剛是遼寧人,在重慶已經工作了27年,是重慶市化工領域的一名“老兵”,他把職業生涯的“下半場”獻給了潼南。
吳小剛告訴記者,他是2020年到的都創藥業,與公司一起在潼南高新區打拼,搭建起都創在潼南的小分子藥物研發和生產平臺以及腫瘤類、血液類創新藥產品驗證中心兩個平臺。其中小分子藥物研發和生產平臺將于本周開業運營,借此機會,都創組織了30余家生物醫藥企業參加潼南區生物醫藥產業招商推介活動,他們都對投資潼南充滿期待。
都創藥業愿意“以商招商”,是因為潼南優渥的營商環境。
都創藥業首期在潼南投資8億元建設符合FDA、歐盟和中國GMP認證的多功能中試甲類車間3個、創新藥驗證平臺以及相應的公輔工程,總建筑面積38000平方米,環保處理工藝先進,為國內外藥企提供先導化合物發現及優化,合成線路篩選,工藝開發、優化和放大,工藝驗證,醫藥中間體和原料藥生產等服務。都創藥業的建設與《重慶市生物醫藥產業“十四五”規劃》高度契合。
從選址落戶開始,吳小剛親眼見證了潼南營商環境的提升,該區將生物醫藥納入“3+3+N”現代制造業體系,在潼南高新區建成1841畝綠色原料藥產業基地(含道路、管網等),建設110kV小橋變電站,同時積極招引中國華電燃機熱電聯產項目等,為園區企業提供了穩定可靠的用電、用氣保障,這讓包括都創藥業在內的生物醫藥企業都吃了“定心丸”。

“我們公司以研發和平臺服務為特色,致力于為全球的藥品研發公司和研究機構提供高質量的研發、驗證和生產服務,目前都創研發人員有300余人,分布在中國上海、西安、重慶以及美國新澤西,都創強大的研發能力是都創重慶藥業強有力的支撐。”吳小剛說,“其實我們都創也算‘以商招商’落戶潼南的一個例子,當時我們在投資人之一的重慶化醫點石基金介紹下來到潼南,我們認為潼南稀有的產業‘土壤’是企業快速成長的原動力,所以我們毫不猶豫就在潼南安了家。從這個角度講,我們都創愿意為潼南舉起‘以商招商’的大旗。”
都創藥業眼中的稀有“土壤”,指的是潼南高新區化工產業園獲批重慶市級化工產業園區,規劃約3平方公里區域作為國家級綠色原料藥基地的啟動區域,充裕的發展空間和環保容量,為發展綠色原料藥打下了堅實基礎。

看到希望 加大新藥研發
重慶吉程生物醫藥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吉程生物),同樣看好潼南。
吉程生物總經理趙勇也是生物醫藥領域的“老兵”,有著29年的生產經營管理,他告訴記者,公司于2021年落戶潼南,占地約185畝,除了廠房,還自建了工藝研發、轉移實驗室,QC實驗室,主營高端醫藥中間體、原料藥及化學品三大類,目前的主產品涵蓋噻吩系列中間體,噻吩全系列,他們也是國內做噻吩系列產品品種最齊全的企業。
“我們優化改變了傳統的工藝路線,采用低溫反應,降低了雜質含量,提高了噻吩產品的色度、純度和收率。”趙勇說,其高附加值產品2-噻吩乙醇年產可達600噸、2-噻吩乙胺年產可達220噸,將作為氯吡格雷系列中間體。氯吡格雷作為最重要的抗血小板藥物,在心血管藥物領域的地位舉足輕重,現目前國內僅有20余家制藥企業可以生產該藥物,吉程生物便是其中之一。目前,公司正依托大連理工大學精細化國家重點實驗室、沈陽化工大學化工學院、重慶理工大學化工學院成立研發中心,投資建立博士后流動站和研究生科研基地轉化專利創新成果,打造一流技術創新企業。
“潼南區十分注重生物醫藥企業的健康發展,組建專班加以推進,在政策支持、產業布局、新藥申報以及人才引進等提供了全方位的政務服務,這讓企業有了歸屬感。”趙勇感嘆道。
不只提供“跑腿”等基礎服務,潼南區還為生物醫藥發展制定了詳細的“計劃書”和“施工圖”。
一份名為《潼南區打造西部綠色原料藥基地行動計劃(2023—2027年)》的規劃方案,將該產業發力點確定為大宗原料藥、特色原料藥、專利原料藥,以此構建原料藥全產業鏈,發揮產業集群效應,打造我國西部地區規模最大的原料藥綠色生產基地以及醫藥制造業供應鏈保障基地。

服務上門 解決企業痛點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企業扎堆落戶,將潼南生物醫藥產業的愿景“嵌入”了現實。
碚圣藥業2022年底落戶潼南,自帶了10億元的“嫁妝”。
碚圣藥業相關負責人透露,這筆投資用于潼南基地項目,新建14.97萬平方米廠房及配套建筑,購置全自動醫藥中間體及原料藥生產設備,建設10個醫藥中間體及原料藥生產車間,全部建成達產年產值23.3億元。
潼南高新區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碚圣藥業制藥基地,是首個入駐潼南高新區化工產業園并開工建設的重大項目,將投產國內領先、具有國際競爭力的化學藥、醫藥中間體、抗腫瘤及心血管原料藥等產品。
截至目前,潼南區已入駐都創藥業、吉程生物、碚圣藥業、波克底科技、盛夫生物等企業,與慧聚藥業、 賽諾藥業、千目制藥簽訂總投資約120億元正式合同。

潼南區委書記文天平時刻關注生物醫藥產業的發展,多次帶隊調研企業,現場辦公協調解決具體問題,為產業界注入了信心。
文天平強調,生物醫藥是潼南大力發展的主導產業之一,要堅定不移做大做強產業集群,瞄準智能化、綠色化、融合化方向,促進現有企業提檔升級和項目建設,大力引進龍頭企業和創新型企業,加速產業鏈上下游拓展延伸,促進產業鏈、創新鏈、人才鏈、資本鏈融合發展,全力打造西部綠色原料藥基地。政府部門則要優化營商環境,加強政策供給,強化要素保障,深化服務對接,幫助企業解決實際問題,推動產業大升級、發展大突破。
記者注意到,潼南是重慶唯一的川渝合作示范區,對于打造‘國家西部綠色原料藥基地’具備得天獨厚的交通區位優勢和產業輻射能力。將生物醫藥作為主抓產業看似順勢而為,實則是政企“雙向奔赴”創造出了產業新動能,一步先才能步步先。已經“跑”起來的潼南生物醫藥產業,新的賽道豁然開朗。
第1眼TV-華龍網首席記者 羊華 記者 殷睿/文
責任編輯:王婷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