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破”和“立”上出真招見實效——萬盛推進國資國企改革綜述
2025-03-03 16:36:38 來源: 第1眼TV-華龍網
第1眼TV-華龍網訊(通訊員 向虹諭)國企改革涉及面廣、問題多、難度大。萬盛按照市委“三攻堅一盤活”改革突破工作部署,奔著問題去,敢于涉險灘、勇啃硬骨頭,通過動真碰硬,持續推進國資國企體制機制改革,解決歷史遺留問題,激發企業活力。
2024年,該區國資國企按照“止損、瘦身、提質、增效”的改革思路,有力破解了一批體制機制障礙,國企改革積厚成勢,成效不斷凸顯、紅利加速釋放,為萬盛高質量發展注入了新動能、增添了新活力。
“瘦身健體”轉型提速
推動國企“瘦身”,將區屬國有企業整合為開投集團公司、城投集團公司和中渝旅體公司3家企業集團。推動國企“健體”,聚焦產業發展、城鄉建設、旅游特色產業3大板塊,重新界定企業功能定位和主責主業范圍。
在該區黨工委、管委會堅強領導下,該區國資國企上下一心,以超前謀劃的科學態度,以大刀闊斧的霹靂手段,以資源整合的強力舉措,以務求實效的進取精神,推動國資國企改革工作迅速開創嶄新局面。
這是一場力度前所未有的“騰挪”——
該區區屬國有企業管理架構從“3+3+2”調整為“3+1”,直接監管企業壓減50%,企業法人壓減33戶,管理層級壓減至2級,股權層級壓減至3級,企業領導崗位壓減27%,中層崗位壓減35%;逐步形成“一集團(重點企業)一板塊”“一企業(子企業)一主業”的良好發展格局。
這是一張讓人振奮的“答卷”——
減虧、扭虧完成127%、120%;壓減企業法人完成114%;壓降平臺企業有息負債、非標債務、6%(含)以上高息債務完成1118%、433%、117%;有息負債加權綜合成本從8.02%壓降至6.43%,下降159個BP。
數字賦能提質增效
“以前集團公司采用線下手工臺賬,想看集團公司的準確數據,需要反復核對?!痹搮^城投集團財務融資部工作人員陳秋月介紹,現在使用國資大數據平臺過后,統一了數據口徑,減輕了工作量。
該區國資服務中心規劃發展科科長朱雪峰介紹,通過實施國資國企大數據平臺建設,有效解決了國企數據采集、更新、統計、分析等問題。
百年變局下,數智建設是“關鍵變量”,也是高質量發展的“最大動能”。
為推進國資監管智能化,該區建成并投用國資國企大數據監管服務平臺,打造“國資租管一件事”特色應用場景,一體推動區屬國企“上云”“用數”“賦智”。截至目前,該區區屬重點國企數字化轉型率100%,國企數字產業營收增長43%。
值得一提的是,在國資國企高質量發展峰會——第九屆國家治理高峰論壇上,萬盛以“萬盛國資國企大數據平臺建設”為題作交流發言。“國有資產租管一件事”特色應用場景入選市政府第四批區縣應用“一本賬”,獲評數字重慶建設2024年第四季度典型案例和第三批清廉重慶建設優秀實踐案例,并納入“一地創新、全市推廣”應用建設。
國企轉型加快步伐
近段時間,轉型發展后的該區老牌國企重慶萬安新能源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萬安公司)企業營收、利潤呈現爆發性增長態勢,節節攀高的經營數字不斷驗證著國企改革的成效。
而就在兩年前,這家老牌國企因傳統業務萎縮、公司效益下滑,一度陷入經營發展困境。為此,該區國資服務中心按照“一企一策”的思路,引導萬安公司搶抓國企改革新機遇,強化市場化改革轉型,激發了“老”企業的“新”活力。
去年2月,萬安公司通過公開競標,競得萬盛經開區內陸無水港(麒麟片區)管道天然氣供應特許經營權,成功實現由頁巖氣管輸業務中間商向終端用戶供應商的轉型。
萬安公司只是該區推動國企市場化轉型的縮影。
為了更好釋放企業經營活力,該區設置3年市場化營收目標,探索實施資產管理、建筑施工、后勤服務3項微改革,同時以三項制度改革為“牛鼻子”,使得國資國企不斷向“深水區”推進,取得了重大突破性進展。
目前,該區區屬國企已全面完成中層干部競聘上崗,實現中層干部數量大幅壓減、年齡結構和學歷結構大幅優化。全面完成崗位“四定”和全員崗位“雙選”,企業合同制員工月薪酬總額壓減17.64%。全面實施企業工資總額管理和“一企一策”差異化薪酬制度及考核辦法。
六大方面求新突破
今年,該區國資國企又將亮出哪些改革新舉措?該區國資服務中心給出了答案:重點推動國企改革在重塑主責主業、“瘦身健體”整合優化、“止損治虧”額面雙降、防范化解重大經營風險、推進平臺企業市場化轉型、提升國資監管水平等六個方面取得新突破。
具體而言,增強核心功能,強化主責主業管理,原則上區屬國有重點企業主業不超過3個,所屬各級子企業實現“一企業一主業”。進一步深化瘦身健體,持續壓減企業法人數量,到2027年力爭再壓減企業法人40%以上。強力止損治虧,持續推動額面雙降,力爭將虧損面壓減至10%以內。進一步深化三項制度改革,提升企業市場化水平,完成5戶企業退平臺任務。建立健全國企改革發展綜合報表體系,國企債務穿透式監測實現100%全覆蓋、投資過程100%全監管。迭代升級“國有資產租管一件事”特色應用,做好“一地創新、全市推廣”。
責任編輯:王婷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