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路安全“守護者”鄭德友:微光成炬 傾情守護平安路
2025-05-06 17:19:11 來源: 第1眼TV-華龍網
第1眼TV-華龍網訊(通訊員 薛博文)鄭德友,男,38歲,中共黨員,2009年10月參加公安工作,現任墊江縣公安局交通巡邏警察大隊副大隊長。他長期扎根道路交通管理一線,將轄區群眾安全捧在手心,用無私的大愛彰顯新時期人民警察“忠誠、為民、公正、廉潔”的精神風貌。因成績突出,先后榮立“個人二等功”1次,“個人三等功”4次,先后多次榮獲“個人嘉獎”“先進個人”等榮譽。
一心為民,守好城市“煙火氣”
“我在城區和你們打游擊5年多了,太堵心啦!現在好了,給我們指定地點,我可以安心做點小生意,太感謝你們幾家執法部門了”。在縣城擺攤多年的老黎情緒激動說,這種來自群眾的認可,正是鄭德友推動多部門協同治理、剛柔并濟的生動“注腳”。“作為人民警察,我只是做了自己應該做的。”鄭德友總是謙虛的說到。他沒有氣吞山河的豪言壯語,沒有可歌可泣的動人故事,沒有驚天動地的工作業績,但他總是干勁十足,無論是集中專項整治、秩序維護,還是夜間常態巡邏、隱患排查、護校安園、企業檢查等工作,都能看到他忙碌的身影。在他的帶領下,交巡警大隊每日聯合相關部門開展城區秩序整治,2024年,共拖移違停車輛1萬余輛,有效規范停車秩序。同時,他堅持疏堵結合,會同街道、城鄉建委等部門在城區集中設置夜市攤區、蔬菜潮汐攤位、水果集中灘區,獲得群眾廣泛好評。
恪盡職守,護航平安上學路
每個孩子都是家庭的希望,祖國的未來。每年的開學季,都是鄭德友最忙碌的時候。他把學生平安放到首位,因地制宜,全面消除校園周邊道路安全隱患。2024年8月,縣城部分學校周邊道路人車混行、交通安全設施不全等交通安全問題突出,存在較大安全隱患。針對這些問題,鄭德友深入各學校走訪調研,聽取學校領導、老師、學生家長的意見,提出整改措施。期間,鄭德友積極向上級部門匯報,協調交通運輸部門,完善學校信號燈3處,加裝道路中央隔離設施2處,在全縣56所學校配套完善學校提示、限速、禁停組合標志。這些務實的舉措,不僅獲得師生家長的高度認可,更彰顯了公安交管部門“人民至上”的執法理念。在工作中,鄭德友全面分析轄區交通安全風險,嚴格落實各項工作措施。他緊盯酒駕醉駕、超速、違法載人、超載等重點違法行為整治,帶領內設單位組建執法小分隊,嚴查易致禍致亂的突出交通違法行為。針對一早一晚交通事故高發情況,他建立錯時聯勤機制,加大路面防控,多次帶隊前往鄉鎮開展夜查行動,切實提升見警率、管事率和違法查處率。2024年以來,全縣交通事故亡人數同比下降19.7%,群眾安全感、滿意度更加可感可觸。
不辭辛勞,破解交通難題
節假日對于大多數人來說是闔家團圓、外出旅游的黃金時間,但對于鄭德友來說卻意味著更加繁忙。作為一名交巡警民警,他總是任勞任怨,記不清多少個節假日,堅守在崗位上通宵達旦。每天早,他總是提前1小時到崗,晴天一身汗、雨天一身水,加班成為常態。為加強道路交通精細化管理,他穿梭于大街小巷,深入調查研究,解決實際問題,即使因長期加班,滿眼通紅,他卻從未提過“辛苦”。看著群眾的一張張笑臉,聽著群眾一句句感謝,他知道一切付出都是值得的。2024年7月,鄭德友牽頭組建渝警驍騎隊伍,都說萬事開頭難,但他總有一股不怕吃苦的勁。從選拔隊員、組織集訓,推行“勤務+服務”工作模式,他總是親力親為,圓滿完成組建工作。通過渝警驍騎,城區交通秩序明顯改善。全力開展護學勤務、秩序整治、交通安保、幫助老弱群體安全過馬路,幫助走失兒童和老人安全回家,緊急開道護送病患者……這些都是在驍騎隊員們日常工作中發生的暖心事。作為交巡民警,鄭德友主動扛起道路交通安全管理的重擔,他心系群眾,心中始終懷揣百姓,用心用情幫助群眾解決“急難愁盼”問題;他沖鋒在前,勇于擔當,在平凡崗位上扎扎實實地做好一顆“螺絲釘”,為平安墊江建設貢獻力量。
責任編輯:劉思利